-
2025-03-27
为什么全国碳市场扩围那么难?
行业复杂性与差异性 不同行业的碳排放特征、工艺流程、数据基础等存在显著差异。例如,钢铁、水泥、铝冶炼等行业的生产工序复杂,排放源多样,尤其是铝冶炼行业还涉及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如四氟化碳、六氟化二碳)的排放。这些差异使得在制定统一的核算、核查和配额分配方法时面临较大难度。
查看详情 >
-
2025-03-26
在石化化工企业中,如何通过优化原料结构来实现双碳目标?
推进蒸汽裂解原料轻质化 提高轻烃原料比例:我国蒸汽裂解制乙烯工艺路线占比较高,但石脑油原料占比偏高,轻烃占比偏低。未来应提高石油裂解料中轻质化原料的比重,如乙烷、丙烷等,以有效降低碳排放。
查看详情 >
-
2025-03-25
在塑料生产中,哪些低碳技术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原料?
废塑料化学循环 技术原理:通过化学方法将废塑料分解成单体或其他有用的化学品,再用于生产新的塑料。
查看详情 >
-
2025-03-24
针对铝行业,如何制定双碳方案以减少电解铝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优化能源结构 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积极推动电解铝企业使用水电、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例如,通过引入综合智慧能源服务,消纳绿色能源,提高水电、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占比。
查看详情 >
-
2025-03-23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时,如何解决储能技术的成本和寿命问题?
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消纳政策机制:落实用户侧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研究建立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机制与绿电绿证市场相结合的市场模式。
查看详情 >
全国碳市场扩围之所以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
行业复杂性与差异性
不同行业的碳排放特征、工艺流程、数据基础等存在显著差异。例如,钢铁、水泥、铝冶炼等行业的生产工序复杂,排放源多样,尤其是铝冶炼行业还涉及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如四氟化碳、六氟化二碳)的排放。这些差异使得在制定统一的核算、核查和配额分配方法时面临较大难度。 -
数据质量与管理基础
碳市场的有效运行依赖于高质量的数据支持。虽然我国自2013年起要求重点行业企业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但部分行业的数据质量和管理基础仍需进一步提升。例如,钢铁行业单体排放量大、工序多,数据追溯性较差,而水泥和铝冶炼行业虽然数据基础较好,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技术规范和管理体系。 -
配额分配与市场机制设计
配额分配是碳市场运行的核心环节,涉及公平性与效率的平衡。不同行业的减排成本、技术路径和接受度差异较大,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配额,避免对行业造成过大冲击,同时又能有效激励减排,是一个复杂的技术和政策问题。 -
国际与国内政策协调
碳市场扩围还需考虑国际碳壁垒、贸易竞争等外部因素。例如,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对高碳产品征收碳关税,可能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影响。因此,在扩围过程中需要统筹国内减排目标与国际政策环境,确保碳市场的设计与国际规则相协调。 -
长期与短期目标的平衡
碳市场扩围需要兼顾短期减排效果与长期低碳转型目标。例如,钢铁、水泥等行业是我国碳达峰的关键行业,如何在短期内实现减排目标,同时推动行业长期转型升级,是一个需要综合考量的难题。 -
市场活跃度与流动性
当前全国碳市场仅覆盖发电行业,参与主体高度同质化,导致市场活跃度较低。扩围后,虽然市场规模和参与主体多元化程度将大幅提升,但如何确保市场流动性、避免碳价大幅波动,仍需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
综上所述,全国碳市场扩围的难度主要源于行业复杂性、数据基础、配额分配、政策协调、目标平衡以及市场机制设计等多方面的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技术支持。
【信息来源:由探碳Chat合成,请注意甄别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