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26
在石化化工企业中,如何通过优化原料结构来实现双碳目标?
推进蒸汽裂解原料轻质化 提高轻烃原料比例:我国蒸汽裂解制乙烯工艺路线占比较高,但石脑油原料占比偏高,轻烃占比偏低。未来应提高石油裂解料中轻质化原料的比重,如乙烷、丙烷等,以有效降低碳排放。
查看详情 >
-
2025-03-25
在塑料生产中,哪些低碳技术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原料?
废塑料化学循环 技术原理:通过化学方法将废塑料分解成单体或其他有用的化学品,再用于生产新的塑料。
查看详情 >
-
2025-03-24
针对铝行业,如何制定双碳方案以减少电解铝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优化能源结构 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积极推动电解铝企业使用水电、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例如,通过引入综合智慧能源服务,消纳绿色能源,提高水电、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占比。
查看详情 >
-
2025-03-23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时,如何解决储能技术的成本和寿命问题?
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消纳政策机制:落实用户侧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研究建立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机制与绿电绿证市场相结合的市场模式。
查看详情 >
-
2025-03-22
在电力市场改革中,如何设计市场化交易机制以促进清洁能源的消纳?
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消纳政策机制:落实用户侧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研究建立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机制与绿电绿证市场相结合的市场模式。
查看详情 >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利用数智化技术进行碳计量和监控是实现城市绿色低碳运行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1. 数据采集与整合
- 智能传感器:部署各类智能传感器(如空气质量传感器、能耗监测器、交通流量传感器等),实时采集城市各领域的碳排放相关数据。
- 物联网平台:通过物联网平台,将各类传感器的数据进行集中采集和传输,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大数据平台:建立大数据平台,对采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
- 人工智能算法:应用人工智能算法(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识别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
3. 碳计量模型
- 标准计算模型:采用国际通用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如IPCC排放因子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适用于城市的碳计量模型。
- 多维度监测:通过模型计算,实现区域、行业、企业等多个维度的碳排放监测,提供全面的碳排放数据支持。
4. 实时监测与预警
- 实时监测系统: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对城市各关键节点的碳排放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预警机制:设置预警阈值,当碳排放量超过预设阈值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提醒相关部门采取应对措施。
5. 可视化展示与决策支持
- 可视化平台:开发可视化平台,将碳排放数据以图表、地图等形式直观展示,便于管理者和公众理解。
- 决策支持系统:基于数据分析结果,为城市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帮助制定有效的减排策略和措施。
6. 智能管理与优化
- 能源管理系统:集成能源管理系统,对城市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优化调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交通管理系统:通过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优化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降低交通领域的碳排放。
7. 公众参与与互动
- 移动应用:开发移动应用,让公众能够实时查看所在区域的碳排放情况,了解个人行为对碳排放的影响。
- 互动平台:建立互动平台,鼓励公众参与碳减排活动,如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8. 案例与实践
- 湖州市工业碳平台:湖州市依托国网新能源云数字经济平台,建立了市域工业碳平台,并升级为省级双碳服务平台“浙江省基于新能源云的工业碳平台”。该平台汇集了各类能源消费数据,应用标准计算模型快速、经济地计算企业碳排放底数,实现了湖州全市三区两县、41个行业的碳排放多维全景监测。
- 增城低碳总部园:增城低碳总部园通过部署智能碳表、智慧化管理平台、碳排放物联网采集系统等关键系统和部件,实现了园区内温室气体排放的精细化监测和数字化管控,显著提升了园区的碳排放管理水平。
通过上述方法和措施,智慧城市可以有效利用数智化技术进行碳计量和监控,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信息来源:由探碳Chat合成,请注意甄别真实性】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如何利用数智化技术进行碳计量和监控?
넶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