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26
在石化化工企业中,如何通过优化原料结构来实现双碳目标?
推进蒸汽裂解原料轻质化 提高轻烃原料比例:我国蒸汽裂解制乙烯工艺路线占比较高,但石脑油原料占比偏高,轻烃占比偏低。未来应提高石油裂解料中轻质化原料的比重,如乙烷、丙烷等,以有效降低碳排放。
查看详情 >
-
2025-03-25
在塑料生产中,哪些低碳技术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原料?
废塑料化学循环 技术原理:通过化学方法将废塑料分解成单体或其他有用的化学品,再用于生产新的塑料。
查看详情 >
-
2025-03-24
针对铝行业,如何制定双碳方案以减少电解铝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优化能源结构 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积极推动电解铝企业使用水电、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例如,通过引入综合智慧能源服务,消纳绿色能源,提高水电、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占比。
查看详情 >
-
2025-03-23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时,如何解决储能技术的成本和寿命问题?
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消纳政策机制:落实用户侧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研究建立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机制与绿电绿证市场相结合的市场模式。
查看详情 >
-
2025-03-22
在电力市场改革中,如何设计市场化交易机制以促进清洁能源的消纳?
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消纳政策机制:落实用户侧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研究建立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机制与绿电绿证市场相结合的市场模式。
查看详情 >
在钢铁行业中,有多种具体的低碳制造技术可以显著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以下是一些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1. 高效还原“3R”碳氢高炉技术
- 技术原理:将钢铁企业内部的焦炉煤气和经脱碳处理的富CO煤气混合后,通过风口喷吹系统喷吹进入高炉,充分利用煤气的化学能,促进铁矿还原,替代部分由焦炭和煤粉充当还原剂的功能。
- 减碳效益:与同类型高炉技术相比,项目年碳减排量可达19.74万吨CO2。
2. 氢冶金直接还原炼铁工艺技术
- 技术原理:以H2为主、CO为辅的还原气体对氧化球团进行还原脱氧,同时伴随着焦炉煤气自重整反应和渗碳反应等,最终生成直接还原铁(DRI)。
- 减碳效益:氢冶金工序能耗比传统高炉炼铁工序降低20%,焦炉煤气消耗实现<600m³/tDRI;主要污染物SO2、NOx、烟粉尘排放分别减少30%、70%和80%以上。与常规竖炉工艺相比,项目实现年减碳量67.1万吨CO2。
3. 高端装备关键构件绿色真空热处理技术
- 技术原理:研发出针对高端装备关键构件的真空精密热处理装备,包括真空低压渗碳和真空高压气淬两项关键技术,用真空渗碳代替传统的气氛渗碳,用高压气淬代替传统油淬、盐浴淬火。
- 减碳效益:使得渗碳尾气和淬火油淬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降为零,同时减少废水、废油等污染物排放。
4. 原料替代技术
- 技术原理:在钢铁生产中采用氢气或者捕集的二氧化碳(CO2)替代焦炭等原料,尽可能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 支撑技术:主要包括氢冶金、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以及基于CO2资源化利用的炼钢技术(简称“CO2炼钢”)。
5. 能源替代技术
- 技术原理:在钢铁生产的加热、动力及燃料等用能环节,通过电力替代减少化石能源使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 支撑技术:主要包括电炉炼钢及传统工序电气化。
6. 生产工艺智能协同优化
- 技术原理:根据差异化的钢种、规格与用途建立不同产品从加热到轧制完成的工艺规范库,基于数字化技术进行工艺模型的数字化表达,对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仿真,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和工序间的衔接配合。
- 减碳效益:减少工艺研发过程中的资源浪费,降低碳排放。
7. 产品碳足迹管理
- 技术原理:建立原材料全链条碳数据库,构建涵盖碳监测、核算、优化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自动核算碳足迹数据,结合冶金原理、模型及工业大数据,深度挖掘高碳环节,指导材料制造中的成分控制范围。
- 减碳效益:助力低碳钢铁产品研发,降低整体碳排放。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显著降低钢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还能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信息来源:由探碳Chat合成,请注意甄别真实性】
在钢铁行业中,哪些具体的低碳制造技术能够显著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넶浏览量:0